【交通设计科技之星】创新情怀绘就科技人生

发布时间:2017-04-21



 
【人物小档案】
  刘海波,38岁,现任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科技与信息处副处长,在交通设计和科技工作一线奋斗了18年,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交通科技专家。
  一份情怀,绘就传世精品
  自参加工作以来,“勇担中国先锋,敢做世界首创”的团队精神就始终深深感召着他,技术创新成为了他一直坚守的信念和情怀。
  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设计的湘西矮寨大桥主跨1176m,为当时世界跨度最大山区桥梁工程,也是世界上首座塔梁分离式悬索桥。在研究过程中,他与项目组成员一起通宵达旦,不断优化方案,改进构造,反复验算,并经试验研究验证,终于为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新桥型。成果荣获“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”、“GRAA全球道路成就奖”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桥时赞誉:“月亮不只是外国的圆,这就是中国的圆月亮!”。
  作为21世纪理想的绿色建筑,钢结构桥梁在我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新机遇。顺应时代潮流,他主持设计了湖南省首座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——汨罗市李家河大桥,并组织开展了“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关键技术研究”,编写了《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设计指南》,为设计规范的制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。
  18年的坚守,终有所报。他先后获得了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与设计奖10余项,其中国家级科技奖1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,二等奖2项,三等奖1项,并荣获“201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”,入选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,成为年轻有为的青年桥梁专家。

一份担当,创建交通品牌
  “是企业培养了我,是设计院这个平台成就了今天的我”,他的言语中,充满了对企业的挚爱深情,同时渗透着一种责任与担当。作为科技管理工作者,他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设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,品牌树立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和灵魂,他更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压力与责任。
  他立足生产,科学规划,积极做好科技项目申报与管理工作。一方面,他认真回顾和总结“十二五”期间工作的成绩和不足,分析当前行业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,结合生产科技攻关需要,组织各处室进行研讨,拟定了“大跨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关键技术”“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”“中低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”等院“十三五”重点研发方向。另一方面,他刻苦攻读了有关项目申报方面的书籍,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的项目支持政策,立足自身多年的科技工作经验,及时为科技项目策划与申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。
  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”刘海波毅然扎根设计与科研管理工作一线近20年,成长为一名年轻有为的科研与管理专家,但他仍怀揣着一份梦想,坚守着一份情怀,开拓创新,力争继续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。

(供稿:交通设计院 许瑞仪)

【交通设计科技之星】创新情怀绘就科技人生



 
【人物小档案】
  刘海波,38岁,现任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科技与信息处副处长,在交通设计和科技工作一线奋斗了18年,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交通科技专家。
  一份情怀,绘就传世精品
  自参加工作以来,“勇担中国先锋,敢做世界首创”的团队精神就始终深深感召着他,技术创新成为了他一直坚守的信念和情怀。
  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设计的湘西矮寨大桥主跨1176m,为当时世界跨度最大山区桥梁工程,也是世界上首座塔梁分离式悬索桥。在研究过程中,他与项目组成员一起通宵达旦,不断优化方案,改进构造,反复验算,并经试验研究验证,终于为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新桥型。成果荣获“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”、“GRAA全球道路成就奖”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桥时赞誉:“月亮不只是外国的圆,这就是中国的圆月亮!”。
  作为21世纪理想的绿色建筑,钢结构桥梁在我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新机遇。顺应时代潮流,他主持设计了湖南省首座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——汨罗市李家河大桥,并组织开展了“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关键技术研究”,编写了《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设计指南》,为设计规范的制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。
  18年的坚守,终有所报。他先后获得了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与设计奖10余项,其中国家级科技奖1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,二等奖2项,三等奖1项,并荣获“201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”,入选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,成为年轻有为的青年桥梁专家。

一份担当,创建交通品牌
  “是企业培养了我,是设计院这个平台成就了今天的我”,他的言语中,充满了对企业的挚爱深情,同时渗透着一种责任与担当。作为科技管理工作者,他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设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,品牌树立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和灵魂,他更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压力与责任。
  他立足生产,科学规划,积极做好科技项目申报与管理工作。一方面,他认真回顾和总结“十二五”期间工作的成绩和不足,分析当前行业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,结合生产科技攻关需要,组织各处室进行研讨,拟定了“大跨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关键技术”“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”“中低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”等院“十三五”重点研发方向。另一方面,他刻苦攻读了有关项目申报方面的书籍,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的项目支持政策,立足自身多年的科技工作经验,及时为科技项目策划与申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。
  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”刘海波毅然扎根设计与科研管理工作一线近20年,成长为一名年轻有为的科研与管理专家,但他仍怀揣着一份梦想,坚守着一份情怀,开拓创新,力争继续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。

(供稿:交通设计院 许瑞仪)

Built By 版权所有:

江南体育app下载(集团)管理有限公司

传真号码:0731-89777866

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158号

企业微信

企业公众号